優酷土豆合并背景
對于熟悉中國視頻領域的關注者來說,優酷網與土豆網兩家“結怨已久”的冤家的結盟無疑掀起了巨大的波瀾。優酷網和土豆網長期以來一直占據整個視頻市場八成以上份額,為超過3.8億的中國網民提供內容和視頻服務。優酷和土豆這對冤家突然宣布,簽訂最終協議,以100%換股的方式合并,其實就是換股并購,就是優酷買下了土豆。
合并后,優酷股東及美國存托憑證持有者將擁有新公司約71.5%的股份,土豆股東及美國存托憑證持有者將擁有新公司約28.5%的股份。合并后的新公司將命名為優酷土豆股份有限公司(Youku Tudou Inc.)。
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就在3個月前,兩家還為一檔臺灣的綜藝節目《康熙來了》的版權問題“大打出手”。在當時土豆召開的一場維權發布會上,土豆網高層手握尖錐用力戳破了代表優酷網的藍色、粉色氣球,宣布向優酷提出1.5億元人民幣的侵權賠償,并稱將向有關部門申訴及舉報,要求對優酷進行列入黑名單乃至取消經營資格等處理。今年1月,因質疑優酷視頻搜索的公正性,土豆網還與搜狐、樂視網宣布共同屏蔽優酷視頻搜索。
但事實上,兩家關于合并的接觸早已暗地進行。在去年8月土豆上市之前,就曾與優酷進行過合并的接觸,雙方也一直在斷斷續續的接觸和談判,但這次雙方敲定合并非常之快,時間不到一個月,超出了常規。
為什么會出現優酷突然收購土豆這種事情呢?老師認為原因有二:
一是因為土豆目前雖然是視頻行業老二,但近期和老大優酷差距拉大,和排名在其后的搜狐視頻等網站等差距縮小,處于較為尷尬的地位;二是因為土豆網CEO王微私有化土豆斂財受挫,導致對土豆網掌控力下降。一方面迫于市場壓力,一方面是私利的妥協,但是在后來的優酷土豆里面,土豆所占有的不到三成股權份額,王微自己又能擁有多少呢?
優酷土豆的未來前景1+1小于2
對于大多數土豆和優酷的員工來說,這個消息來得太突然。“我天天都在辦公室里呆著,聽到這個消息人都懵了。”一位土豆員工說,兩家的合并此前完全沒有征兆。不止是優酷和土豆的在職員工感到驚訝,優酷收購土豆這個消息也著實令所有業內人士大跌眼鏡。
土豆與優酷的業務模式差異不大,廣告主重合度也高,而且兩者同時都面臨虧損,這樣的組合很難看到更好的市場前景。
優酷發布財報顯示,過去兩年優酷營收為12.8億元,凈虧損3.77億元。而土豆過去兩年營收8億元,凈虧損5.53億元。兩家公司過去兩年營收總和達到20.8億元,但總共虧損達9.3億元。
這是一場市場規模導向的交易。雙方的業績都不理想,抱團取暖將可以擴大市場份額,也透露出雙方背后的資本對遲遲看不到盈利前景的燒錢,有了一絲遠慮。但總體而言“1+1小于2”,因為雙方合作除了體現規模效應,仍然很難看到盈利的前景。
在業界面對優酷吃掉土豆,也有一些相對看好的聲音:就在優酷收購土豆之后,土豆股價37.39美元,上漲142.95%,優酷股價28.22美元,上漲12.83%。易觀國際數據顯示,合并前優酷占據中國21.8%的網絡視頻廣告市場,土豆份額為13.7%。合并完成后,優酷土豆合計份額將達35.5%,獨占在線視頻廣告三成以上份額。當然這樣單純相加所得的數據,是忽略了雙方重合廣告業主所占的份額。
土豆所謂買家中,包括優酷在內至少有四家,此外還有百度、新浪和騰訊。在戰術和短期內,土豆和優酷合并是聰明之舉,減少競爭成本,擴大垂直領域優勢,但這也緣于巨大的市場環境壓力。因為兩家短期內都無法盈利,而來自于百度、搜狐等視頻網站的壓力也令競爭加劇,“兩家合并,在資金和規模上都可以整合,也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與其他視頻巨頭競爭的周期,并與垂直視頻網站拉開了距離。
優酷CEO古永鏘稱,與土豆網展開此項合作后,優秀的版權內容將在兩大視頻平臺上的聯合播出、聯合宣傳,掀起網絡收視狂潮。
老師認為,這兩家融為一體之后,最大的好處就是在購買版權時,雙方將聯合形成更大的話語權,向內容提供商壓價。
老師是不愿意看到這種同類行業巨頭兼并的,因為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競爭,形成了壟斷。但是相比被更財大氣粗的百度、騰訊或者新浪兼并,相信是網民們更不愿意看到的。不管是怎樣的收購和兼并,都會大大削弱了IT行業多元化的趨勢,老師希望看到的是IT行業百花齊放,并不是像百度和騰訊的一枝獨秀。
當優酷吃了土豆的時候,蘋果看了一眼安卓,蒙牛看了一眼伊利,甲殼蟲看了一眼mini,麥當勞看了一眼肯德基,可口可樂看了一眼百事,方舟子看了一眼羅永浩,韓寒看了一眼郭敬明,C羅看了一眼梅西,詹姆斯看了一眼科比……
轉載請注明源自IT學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