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英特爾與谷歌合作
英特爾與谷歌在9月宣布已達成戰略合作,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英特爾年度開發者大會上,英特爾高管稱,首款采用英特爾芯片的android手機將于明年下半年面市。有評論稱,這是英特爾進軍高速增長智能手機市場的重要一步。
英特爾在移動領域已然落后的情況下選擇與谷歌聯手從目前來看是明智的:除了商業利益上可以優勢互補、威脅iPhone等“萬人迷”外,凌動處理器的市場潛力也將會被充分挖掘,如果x86架構做到了無孔不入,則意味著ARM噩夢的開始。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在后“Wintel”時代,寡頭發展模式是否還會持續?在未來,終端的界限已趨于模糊,恐怕再也沒有處理器或者系統廠商像Wintel此前那樣能夠統治各種終端。即便英特爾與谷歌“牽手”也無濟于事,況且,他們還尚未進入角色。
事件介紹:
9月中旬,英特爾與谷歌宣布達成了戰略合作,按照英特爾高管的說法,首款采用英特爾芯片的Android手機將于明年問世。
此消息一出,換來了一片叫好聲。有媒體發表評論稱,對英特爾來說,其與谷歌合作換來的最大利益是,可以讓x86架構無孔不入。其不僅可以從硬件層面上在保持x86架構優勢的前提下更好地優化自己的芯片,在軟件層面上,谷歌也可以針對凌動芯片做更好的省電管理和性能控制。兩層面經過優化后,x86在移動端挑戰ARM并非不可能。
8、涉嫌互聯網接入壟斷 發改委調查電信和聯通
近日,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副局長李青表示,今年上半年就開始對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涉嫌價格壟斷案展開調查(11月9日央視《新聞30分》)。6月份,發改委通報初步調查結論:認定兩公司在相關市場具有支配地位,涉嫌存在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
這次電信和聯通受調查的一大看點就是,這是《反壟斷法》生效三年來首次涉及大型央企的反壟斷案。如果兩家被處以數十億元罰款,這將是企業史上最大的一次受罰。但此事也令人生疑:對電信、聯通這兩大壟斷巨頭實行處罰后,這兩大壟斷巨頭是否會上演“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好戲,變著法子橫征暴斂,繼續蒙騙消費者?如果是與普通用戶的寬帶價格有關的壟斷行為,有關部門還會不會這樣興致勃勃,義正言辭地啟動反壟斷調查?
實際上,我們國家最大的壟斷其實不是企業的經營壟斷,而是特權的壟斷。有既得利益者的地方,就有特權存在。認真觀察每一個壟斷行業的背后,都離不開特權的影子。這只無形的特權之手,牢牢控制著各種壟斷行業,在國進民退思路引導下,這種特權的影響力凸現得更加強烈。特權的背后是巨大的利益或利益集團,當不同的利益或利益集團發生沖突的時候,強大的特權開始發揮作用,斡旋其中,左右博弈,最后的結果,或者是利益的相互讓步與再分配,或者是大吃小與強壓弱,又或者是不了了之。這次反壟斷調查,不就是兩大利益集團的利益之爭嗎?
事件始末:
11月9日中午,央視《新聞30分》報道稱,發改委已就互聯網接入問題對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展開反壟斷調查。央視報道還引述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副局長李青的話說,調查主要內容包括中國聯通、中國聯通在寬帶接入及網間結算領域是否利用自身具有的市場支配地位阻礙影響其他經營者進入市場等行為。
李青同時還表示,若事實成立,發改委將對兩家運營商處以1%-10%范圍內的罰款。年報顯示,2010年中國聯通固網寬帶業務實現收入307.3億元,占當年總營收的17.4%。中國電信一年有500個億。
受國家發改委調查中國電信及中國聯通壟斷事件影響,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股票急速下跌。在央視報道后的第三天,工信部主管的媒體《人民郵電報》在頭版以極其嚴厲的語氣發表報道《混淆視聽 誤導公眾——駁央視對電信、聯通涉嫌價格壟斷的報道》。對央視發出四大質問:基本概念厘清了嗎?壟斷事實查明了嗎?全球行情吃準了嗎?新聞素養丟掉了嗎?在媒體大戰熱鬧上演的同時,業內專家也展開了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