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逆行人生》的后勁挺大的,我最近被人一直追著問“為什么程序員年齡大了會被辭退?”這樣的問題。
年齡大了被辭退的人多了,程序員算老幾?別說的跟只有程序員年齡大了會被辭退好嗎?你越老人家越稀罕你的那種工作有幾個?
是題主沒想明白,像醫生那樣體制內的或者公務員這種鐵飯碗為代表的越老越吃香的工作,本來就是稀有的,好東西一定不容易獲得,容易獲得的一定不是好東西。知道為什么有的職業像它們一樣越老越吃香嗎?就是因為想做這樣的工作的門檻實在太高了!
比如說公務員和醫生的門檻就很高,不是剛剛公布了2025年要招3.94萬公務員嗎?你知不知道有幾百萬人報考啊?你知不知道你想要的那份工作的招錄比是多少啊?
醫生的話,本科就比普通專業多學一年,而且你本科畢業之后你還做不了醫生,考研考博下來當醫生很少有在30歲之前掙錢的,所以他們才是越老越吃香的后期型職業呀!
反觀做程序員并不要求碩博,也不怎么要求院校檔次,甚至隨便一個大學生去it培訓機構、編程培訓機構培訓個4~6個月出來就能干,你的職業并沒有經過百里挑一的招錄淘汰,大家都是快餐式速成選手,又憑什么還要要求越老越吃香呢?
相對于醫生來說,程序員就是一種大前期的工作,不過牛的人真的是可以年少有為的,你比如說那些大學應屆生剛畢業就能入職互聯網大廠拿年薪二三十個的,跟醫生相比,等到同齡的醫生剛領第1份工資的時候,那大廠程序員已經有幾百萬存款了,不是嗎?
拋開職業來說,每個人的人生也都有自己的出場時刻,不要太貪不要總想著你永遠是萬眾矚目的那一個,該退場的時候就坦然離場,不要搞得貪得無厭姿態那么難看,再耀眼的巨星也總有離開舞臺的那一刻,天下也沒有不散的宴席。
其實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沒有能夠登上過舞臺中央,他們的職業生涯從剛入行就伴隨著危機——青年危機,中年危機加老年危機,終其一生,都在為碎銀幾兩而奔波,最后就剩下三瓜兩棗,這就是普通人的一生,不是嗎?
程序員能夠有屬于自己年輕時候的高光時刻,就已經很成功了,還想要怎么樣,世道艱難,有口吃的就不錯了,難道還要強調一下好不好吃?合不合口味?
永遠不要奢望自己的職業能有多持久,誰能夠獲得一世的榮耀?畢竟誰也逃不過周期。程序員還算能吃上一口青春飯,某些職業相比起來更像是在吃青春屎,甚至吃屎都吃不上熱乎的,不是嗎?來,有沒有土木、建筑、機械、生化環材以及文科專業的同學現身說法,發表一下職業感言……
有人問張雪峰互聯網大廠裁員怎么辦?計算機老年怎么辦?你可以看一下張老師是怎么回復的:
大齡程序員被辭退怎么該怎么辦?其實電影《逆行人生》中也已經給出了答案,你就把孩子一年學費30萬的國際學校給退了吧,你就把那上千萬的學區房給賣了吧,怎么著還不能做一個富家翁呢?就當提前退休了唄。
平常出去跑跑外賣,跑跑滴滴,甚至和張雪峰老師說的一樣,去澡堂子給人搓澡也有理,哎,你們見過哪一個外賣員的老婆是個跳芭蕾的美女嗎?行了,你該享受的也都享受了,你該高光的時候也高光了,你不虧呀,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