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大學和培訓機構的對比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大學也分檔次,培訓機構也有好壞,都不能一概而論。既然提到是專科大學,也就是高考成績300分左右錄取的那種低分檔次的大學的話,那就可以來具體分析一下了。
大學的好壞很容易區分,錄取分數高的是好大學,錄取分數低的是不好的大學。大學教育水平的高低是跟錄取分數高低成正比的。大學的檔次從高往下排列是這樣的:985-211-普通一本-二本-三本-大專。也就是說專科大學是檔次最低的大學,接受的是水平最低的大學教育。
高中生看待大學最大的錯誤認知就是把專科大學誤以為是學一技之長的地方,把本科大學誤以為是學理論知識的地方。認為考不上本科的就讀專科,專科專業性比本科強,技術能力實踐水平比本科強。那都是想當然的自以為是。
實際上專科大學不僅在學歷文化理論知識的水平上不如本科,在技術水平實踐能力專業性等等方方面面全部不如本科。這是很公平的事情,你考了多少分,就接受你的分數所對應檔次的教育,獲得你的成績所對應檔次的教育資源。教育資源包括方方面面,不僅僅是理論上的。
這實際上是寧為雞頭不為鳳尾的問題,如果你按照300分的成績去低分大學,這就叫“鳳尾”,300分大學就是300分大學理論教育,不會是600分的教育,這是很公平的。既然成績就是如此,那就要認清現實,不管你怎么填報志愿,都不可能接受超越你分數的教育資源。
既然你選擇學習計算機技術,以后就是做技術人才,走技術路線,靠技術吃飯了,并不是做醫生、律師、企業高管、文職人員去跟人家拼學歷斗資歷的(就算你想去,你也沒這個資本,不可不夸你在專業的選擇上還是懂得揚長避短趨利避害的)。那你就不要用初中升高中升大學的老思路了,如果你能通過走訪調查找出一流水準的計算機培訓學校,這就叫做“雞頭”。
有人會說靠自己努力,上低分大學也不一定都不好,上培訓也不一定都好。世事無絕對,當然不能否定你通過個人努力拼搏奮進,在很差的環境當中也能打拼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但是這又何必呢,你既然這么厲害,在低分大學里面都能野雞變鳳凰,去更好的環境中豈不是如虎添翼,成就不可限量了?每一個人都是趨利避害,何必苦了自己,現在去謀求一個比低分大學更好的學習平臺吧。
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大學生畢業等于失業,說的并不是600分的大學生,說的就是300分的大學生。我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根據現實來看,低分大學生飛上枝頭變鳳凰的概率太小,其中成才的人數跟全國所有的專科畢業生人數相除得出的比例小得幾乎可以忽略。而計算機技術培訓良品率符合二八原則,10個接受培訓的最起碼能有2個可以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在你考慮這些概率問題的時候,你不得不考慮代價和風險。如果把大學教育當作一次投資,那么先計算成本,三年專科大學生涯生活費一月1000算,一年一萬,三年三萬。加上學雜費就得投資6萬塊錢左右(當然,這還是在沒有校企合作培訓費的前提下)。
代價:6萬塊+3年青春時光
風險:成才概率低(見上述)
回報:統招大專畢業證一張(并不是什么稀罕寶貝)
總結:不值得投資。
再把去計算機培訓機構作為投資分析合算一下:
代價:3萬塊左右 時間1-2年
風險:正常(見上述)
回報:獲得高端前沿可以就業的技術教育+成人教育函授或者自考的專科或者本科文憑。(成教的文憑是國家承認的,成教本科文憑可以秒殺任何統招大專文憑) 另外時間短見效快,很快可以就業收回成本,適合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
總結:是想要從事計算機技術行業的落榜生的好出路。